AI狂潮背後,為何黃金反而更搶手?
提到人工智能(AI),不少人會聯想到科技股暴漲,但事實上,AI熱潮帶來的不止創新,還令黃金需求同步上升。背後邏輯:
全球資源需求
AI並非「無形的雲端」,而是龐大硬件支撐的結果。每個大型模型訓練,都需要數以千計伺服器,伺服器依賴先進晶片,而晶片生產與數據中心運作,全部消耗大量能源及金屬。
國際能源署預計,三年內全球數據中心耗電量將翻倍,接近整個德國的年用電量。銅、鋁、銀等金屬需求激增,因它們是電力傳輸及晶片製造的重要原料。換句話說,AI熱潮實質上是一場「資源爭奪戰」。
通脹的連鎖反應
當能源與金屬價格上升,製造成本隨之增加,最終反映在終端產品上,形成「輸入型通脹」。
IMF已警告:若AI基建投資加速,全球商品市場恐面臨第二輪通脹。這意味央行減息時間表將延後,市場不確定性加劇。
黃金角色
面對通脹與政策博弈,黃金的價值重新被重估。黃金既是傳統避險資產,也是對沖通脹的重要工具。近期金價長期企穩高位,並非僅因地緣風險,AI帶來的隱性通脹亦是關鍵因素。
資金一邊湧入AI概念股,一邊流向黃金,形成「科技 + 避險」的雙重投資格局。
投資啟示
AI熱潮並非單向利好科技,更可能引發結構性通脹。
投資者除了追逐AI龍頭,黃金及大宗商品也應納入配置,以分散風險。
高波動年代,防守與增長同樣重要。
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